健康热线:020-89886649 | 18011801809
癫痫的预防
- 妊娠保健
- 颅脑外伤
- 其他脑病
- 其他内科疾病
- 体质偏颇
《素问·奇病论》云:“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母亲怀胎情志受惊,气机逆乱导致孩子发作癫痫,当属先天胎养因素此外,分娩时产伤也属于先天因素。癫痫发生多与母亲怀孕时七情失畅、饮食不节、过劳过逸及外邪侵犯等相关,或由在产程中胎儿头部外伤导致。有研究表明,注意与沉思存在负性偏向越多的孕妇,其分娩的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越容易出现异常。因此,预防胎儿出现癫痫始于妊娠期保健,尤其关注孕妇的孕期卫生情况,调适寒温以防外邪侵犯,舒畅身心减少情绪的大起大落、大恐大惊引起的气血逆乱,并注意饮食有节制、富含营养,切忌暴饮暴食、饥饿少食,加强孕妇自身保健,适当活动,以利于气血的正常运行,避免过度劳动或过度运动,耗伤正气导致胎气受损。另外孕妇怀孕时若罹患各种慢性疾病应当及时向医生反馈,积极治疗的同时,需要谨慎服用药物,必要时更换治疗药物,避免胎儿药物致畸。据国外资料显示,全球有 0.3%~0.7%的孕妇患有癫痫,较之正常妇女患有癫痫的育龄期女性生育率相对低下,并且妊娠及分娩期间的并发症风险更高。一方面,抗癫痫药可能有一定或潜在的致畸性,妊娠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另一方面,缺乏抗癫痫药控制的癫痫发作除了对孕妇本身有潜在的危害外,还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滞甚至流产。怀孕期间应尽早与神经癫痫科医生及产科医生取得联系,共同随访和监护孕产妇。妊娠初期不论癫痫发作的严重程度和最初的表现如何都应尽早开始治疗,首选单药治疗,在单药治疗不能控制癫痫发作频率的情况下方可进一步考虑联合治疗。尽量减少孕期癫痫发作和抗癫痫药对胎儿的影响。另外,有 0.3%~0.5%的癫痫患儿的母亲患有癫痫,表明本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对于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女性患者,应积极做好孕前评估,以优生优育。
外伤可引起人体气机逆乱、血液瘀滞,气血瘀阻脑窍,可引起癫痫发作。外伤后癫痫发作是中重度脑外伤后最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各种暴力作用于头部后造成脑实质或脑血管的损伤,形成脑萎缩、瘢痕等癫痫病灶,可引起各种形式的癫痫发作。可以在脑外伤后即刻或早期出现,也可以在脑外伤数年之后出现。脑外伤后1周出现的反复无诱因的癫痫发作即定义为外伤后癫痫。即刻或早期癫痫发作可引起颅内压增高,造成脑水肿及代佐洪成的致痫灶可引起晚期癫痫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目前尚未发现有效预防外伤后癫痫的手段,脑外伤后预防性服用抗癫痫药并不能降低 PTE 的发病风险,现有手段治疗外伤后癫痫效果欠佳。有资料表明,年龄越小癫痫的发病率越高,日常生活中尽可能避免颅脑外伤,尤其是儿童的防护尤其需要重视,并采取各种安全防范措施以预防 PTE。
中风致使五脏六腑、气血经络功能失常,阴阳失衡,气血逆乱为患,脑为之受扰。中风后残余之邪尚存,脑气不平,经络未和,气血欠畅,为痰为瘀,窍络不利,可继发癫痫。卒中后癫痫被认为是由卒中造成的可逆或不可逆脑损伤引起的,可分为早期癫痫发作和晚期癫痫发作,早期癫痫发作发生于卒中后2周内,晚期癫痫发作发生于卒中后2周及以上。目前的研究多认为卒中后癫痫多与破坏神经血管的完整性(包括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破坏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和炎症反应等)、神经网络异常、卒中后胶质细胞增殖、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等机制相关。卒中后癫痫发作可加重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应积极预防中风的发生及治疗中风,有资料表明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及降压药物治疗或许可以降低卒中后早期痫性发作的发病率。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从而达到减毒增效、缩短疗程的治疗目的。中医学认为,中风、癫痫等具有动摇特点的疾病多与风相关,“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治疗上常用活血、养血、和血等治法以治风。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流行性脑脊膜炎、乙型脑炎、脑囊虫病等)、颅内肿瘤、静脉窦血栓形成等可引起继发性癫痫。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方面,应该在疾病的高发期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治疗原发病;在肿瘤方面,需要综合评估病情,选择手术或放疗或化疗的不同方案,控制颅内病灶;静脉窦血栓形成在于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早进行治疗。
内环境变化、电解质失调及代谢改变,可影响癫痫阈值,许多状态关联性癫痫发作的诱因可能通过机体内环境改变,影响癫痫阈值。临床上观察众多女性癫痫患者进入青春期后癫痫发作,有 50%以上的人存在一定的发作规律,在月经周期中的某个时期癫痫发作率较平时增加2倍以上,这种发作集中于月经某个时期的癫痫被称为月经性癫痫。有关文献显示,月经性癫痫的发病与周期性变化的雌激素水平、孕激素水平、神经中枢的激素受体水平及性激素对抗癫痫药代谢影响有关。另外,更有一些女性患者在妊娠早期出现癫病发作(妊娠性癫痫)。对于明确病因者应积极治疗,如纠正代谢紊乱,月经性癫痫应当明确癫痫发作与月经周期的关系,适当增加抗癫痫药用量及性激素(如黄体酮)以控制癫痛。
中医体质学说以人的先天禀赋及后天获得各为不同,故其阴阳、气血、虚实都存的一样之处,长此以往形成因人而异且较为稳定的体质,某些人群的体质偏颇会导致更容患某些疾病,体质和疾病常互为因果。《素问·评热病论》曰:“翋所凑,其气必虚。”癫痫的病机多为本虚标实,素体正气虚弱,易为邪(如风、火、痰、瘀)所攻而引起癫痫发作。
《素问·三部九候论》载:“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之,无问其数,以平为期。” 根据癫痫患者的体质不同及偏颇情况,于幼年及平素生活中早调整体质的偏颇状态以预防癫痫等相关疾病的发生;在论治过程中,结合体质不同,查体质类型各异的癫痫患者发病、发展、转变趋势情况,追踪疾病进程中的体质变化,根据体质、诱发因素及发作频次等方面,因人而异地施治,阻断病机转变,预防癫痫病展。个体化治疗正是中医治疗癫痫的重要疗效保障。